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文卫

非遗匠心「泥」我同行 合肥跨民族青少年齐体验泥塑艺术​

2025-09-16 19:32:41 来源:香港新闻中心 作者:黄加有 孙鹏 程晓兰

  中国晨报香港9月16日讯「黄加有 孙鹏 记者 程晓兰」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9 月 15 日,一场名为「非遗匠心『泥』我同行」的民族团结一家亲非遗文化传承泥塑体验活动,在合肥顺利举行。​

  是次活动由合肥市庐阳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庐阳区「石榴红」家园、逍遥津街道九狮桥社区及合肥市逍遥津小学联合主办,安徽家仕优护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与四牌楼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共同承办,吸引了回族、壮族、维吾尔族、东乡族、汉族等多个民族的 20 余名青少年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展开。环节伊始,非遗指导老师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解各民族的民情风俗与文化特色,其后再深入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 —— 泥塑的历史渊源,让青少年对这门传统工艺有初步认知。​

  进入实践环节,老师亲自示范泥塑制作方法与技巧,从揉泥、捏制到细节刻画,一步步手把手指导,鼓励孩子们创作带有民族特色的彩泥作品。现场所见,小朋友们个个热情高涨,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期间更互相交流制作技巧、分享创意构思。在欢笑与协作中,一件件充满民族风情的手工作品渐渐成形,每一件都饱含孩子们的巧思。​

  活动尾声,孩子们齐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逐一分享创作思路。从他们的分享中不难感受到,大家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更深刻理解「团结守护」的理念,展现出跨民族青少年间的友谊与默契。​

  主办方表示,是次活动以「泥塑」为媒介,既让青少年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更透过协作创作拉近各民族孩子的心灵距离。下一步,合肥市庐阳区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策划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活动,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深入社区、走进人心。

编辑:周浩宇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