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专家田间“把脉”护航秋粮增收
中国晨报山西阳城消息(闫潘丽 通讯员 陈来全)8月25日,山西省谷子体系专家组深入阳城县润城镇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实地察看灌浆期谷子长势。
当前正值谷子产量形成关键期,专家们俯身田间“把脉问诊”围绕水肥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抗逆管理等关键环节精准支招,现场示范科学管护技术。
此次“田间送技”以专业力量破解生产难题,为秋粮稳产增收筑牢技术屏障。
作为当地农业科技推广的核心载体,该示范基地由晋城市星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在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支持下,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强大的技术支撑,构建起谷子、玉米机械化种植全链条技术体系。
润城镇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重点开展多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品种筛选环节严格进行抗旱品种鉴选,为旱作农业筑牢品种基础;创新采用机械化滴灌带不覆膜播种技术,在节水抗旱的同时减少地膜残留污染;推广麦谷复播技术与谷子早春抗旱播种技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抗逆性;通过谷子、玉米艺机一体化栽培技术示范,实现农艺要求与机械作业的精准匹配。
技术创新带来显著成效。基地已实现谷子、玉米从耕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作业,劳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据统计,机械化种植模式下每亩可节省用工2-3个,较传统种植方式增产30-50公斤,带动农户每亩节本增收200-30 元。
现场了解到,这种“良种+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模式,不仅破解了山区旱作农业劳动力短缺难题,更让科学种植理念扎根田间。
据悉,阳城县润城镇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正逐步向周边村镇辐射。技术的落地实施持续提升农民种植效益,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产业动能,让有机旱作农业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扁担”。眼下,基地内500亩谷子长势喜人,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丰收景象已初步显现。
编辑:关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