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新动能 第一线|生态建设、项目开发,双轮驱动新经济增长引擎

2025-04-12 02:23:01 来源:水磨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今年,水磨沟区将引进社会资本,通过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等形式,释放土地综合利用潜力,形成新发展动能,打开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4月11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项目推介会上获悉,水磨沟区邀请国际顶尖设计单位对六道湾、苇湖梁等区域进行初步勘察和规划。

  作为城市更新与生态修复的重要工程,水磨沟区六道湾、苇湖梁煤矿等区域开发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

  水磨沟区以“一廊引领,五区协同”空间发展战略为引领,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公园城区、活力城区、创新城区”理念为指导,建设“大美新疆会客厅”的首府门户形象,打造蓝绿双碳科创大通廊、构建面向中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示范区、生态文旅医养融合示范场、产学研投多要素集聚创新示范地、宜居宜养宜业的生活示范段,推动生态资源规模化、旅游产业化、融合化发展,充分嫁接生态资源与“旅游+产业”体系,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渠道转化。

  乌鲁木齐创博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介绍,结合水磨沟区的实际情况,现有释放出土地的开发价值潜力巨大,今年将确立基本的治理开发模式框架,明确工程方案,最快从明年开始,相关工程将正式启动实施。

  水磨沟区以生态为底色、以创新为动力,擘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生共赢的崭新图景。通过EOD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六道湾、苇湖梁等区域将实现“城市绿芯”的生态蓝图,成为城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水磨沟区将通过优化政务平台,加大政策支持,打造服务品牌,升级服务理念,厚植法治沃土,答好“必答题”,释放发展活力。

编辑:杨龙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