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送清凉、法治筑和谐”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普法慰问活动进重点项目
中国晨报内蒙古讯(记者翼德 弓箭)为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玉泉区总工会、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玉泉区人民法院、玉泉区司法局深入玉泉区和泽园重点项目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法治筑和谐”普法慰问活动。
据悉:《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7月1日实施以来,将“管行业必须管欠薪、管资金必须管欠薪、管项目必须管欠薪”的要求写入法规。作为我国首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从工资支付与清偿、保障措施、监督执行等方面构建了系统化治理框架,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本次活动聚焦夏季高温作业群体权益保障,通过送清凉物资、普法宣讲、现场咨询等形式,将《条例》内容与人文关怀送到每一位农民工身边。针对工资支付、权益维护等重点内容,深入浅出地宣传,既强化了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的责任意识,又帮助农民工掌握维权方法与途径,有效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针对夏季劳动纠纷高发特点,参加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开展了“菜单式”普法服务,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玉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紧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向企业负责人与农民工普及了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玉泉区总工会法工部向企业和劳动者普及了集体协商机制和“一函两书”制度相关内容,同时现场为广大农民工送上300余份夏季防暑慰问品;玉泉区法院与玉泉区司法局联合开展案例普法,通过典型劳动争议案件解析维权途径。
此次联合活动实现了行政服务、司法保障、工会维权的多方联动,既为劳动者送去了夏日清凉,更强化了企业、在建项目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担当。下一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加大与各部门的联动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强化工作合力,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和专项执法行动,切实筑牢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治防线,为玉泉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人社力量。
编辑:翼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