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师生赴新疆研学启幕 共绘民族团结新篇章
中国晨报(记者 张浩 实习记者 杨睿涵)为增进青年学子的国家认同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5年8月6日,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内气氛热烈,华侨大学师生赴新疆研学活动开营仪式在此正式启幕。来自华侨大学师生,将开启为期9天的深度研学之旅,足迹将涵盖昌吉、吐鲁番等地,探寻丝路文明,领略祖国壮美河山。此次活动由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昌吉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新疆研学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两地部门的鼎力支持。
华侨大学国情教育走进新疆创新实践的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开营仪式上,各方代表纷纷寄语,传递对活动的殷切期待。昌吉市相关领导对远道而来的学子表示热烈欢迎,强调此次研学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期待学子们通过实地参访,深度感知新疆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与发展活力,在行走中厚植共同体意识。
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指挥长蒋文强坦言,昌吉是闽昌协作的重要阵地,这里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两地人民的共同汗水。“我们特意在行程中融入福建援疆馆、援疆项目点等元素,期待同学们触摸家乡援疆人员的奋斗足迹,理解援疆工作的时代意义,争当闽昌友谊的新一代传播者与建设者。”昌吉市教育局书记刘仲雷则表示,热忱欢迎学子们走进昌吉,感受城市发展脉搏与多元文化魅力,“这是深化闽昌青年情谊、增进情感认同的宝贵契机,相信‘闽昌情’的种子会在年轻一代心中枝繁叶茂。”
华侨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李俊杰代表研学团发言时,深情寄语学子当好“三重角色”:做民族团结“践行者”,感受多民族共同奋斗的生动图景;做丝路文明“传播者”,体悟古丝绸之路重镇的历史基因;做泉昌情谊“接力者”,助力两地合作。“从‘海丝起点’泉州来到丝路北道昌吉,希望同学们让文明薪火在青年中相传。”他强调,这不仅是一场文化溯源之旅,更是一堂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现场,华大学生代表的期待格外真挚,来自华大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员金虹羽说“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憧憬。在此之前,我对新疆的认知大多来源于书本和网络——这里有壮丽的天山天池、浩瀚的库木塔格沙漠、古老的丝绸之路遗迹,还有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热情好客的新疆同胞,新疆不仅是祖国西北的瑰宝,更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今天,当我们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所有的想象都将化为真切的体验。”
据悉,此次研学行程聚焦“丝路文化+民族团结+国情教育”三维体验,精心设计多元场景:探访雪峰映照的天山天池,俯瞰沙漠与山脉交织的壮美;沉浸式体验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歌舞美食与非遗文化,感受中华“多元一体”格局;走访泉州援建的产业、教育、医疗项目,与昌吉学生结对交流,厚植“闽疆同心”情谊;走进历史文化遗址与现代化企业,近距离触摸新疆繁荣发展的强劲脉动。
带队老师谢俊表示,这是学校国情教育的创新实践,“希望同学们深入了解新疆,把风土人情和丝路文化带出去、传播出去,做好文化传播者,讲好中国故事。”这场研学既是文化寻根之旅,更是心灵交融的盛会。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华大学子将在行走中坚定对祖国的归属感与自豪感,成长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青春使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力量。
编辑: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