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开学第一课|多方联动织密防护网,筑牢青春“防霸凌”防线

2025-09-03 00:59:34 来源:中国晨报 作者:--

  中国晨报(通讯员 李厚燕)为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9 月 1 日,沙依巴克区分局友好北路街道派出所联合友好北路司法所和友好新村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走进乌鲁木齐第26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聚焦网络安全与校园霸凌两大关键议题,为新学期的校园生活注入法治力量。

  活动伊始,司法局工作人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同学们普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与网络安全、校园霸凌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法律条款,让同学们直观地认识到网络违法和校园霸凌行为的严重后果。

  活动中,司法局工作人员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用真实案例讲解网络违法、校园霸凌的后果;派出所民警则拆解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风险的防范技巧,还通过视频和场景模拟,教同学们遭遇校园霸凌时如何冷静应对——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必要时报警,同时呼吁不做霸凌旁观者。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现场气氛热烈。工作人员和民警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网络安全和校园霸凌问题的理解。

  此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还为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友好北路派出所和司法所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持续深化合作,定期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杨龙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