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谁杀死了他的棉花?超量用药引发的“血案”!

2025-09-09 00:26:58 来源:中国晨报 作者:赵霞

  中国晨报(通讯员 赵霞)午夜的风掠过新疆某垦区的棉田,卷起阵阵诡异的呜咽。蔡某蹲在自家地里,颤抖的抚过一株枯黄的棉苗。月光下,原本该生机勃勃的棉田仿佛被施了咒语——大片棉苗蜷缩着叶片,茎秆上布满焦黑的斑点,像是被火焰灼烧过。远处,隐约传来村里老人的嘀咕:“这地,怕是中了邪啊……”

  蔡某猛地站起身,望向这片曾寄托全家希望的田野。播种时,他严格按农资店老板的嘱咐配药打药,可如今,90亩地里的棉苗成片死亡,40亩和50亩两块地如同被死神划下的禁区。村里流言四起:有人说是得罪了土地神,有人指着他家地窃窃私语:“看,被诅咒了!”更有人暗指竞争对手在药水里动了手脚。蔡某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若找不到真相,这一年的生计将彻底化为泡影,而这片地,或许真要成为传说中的“不祥之地”。

  与此同时,那家农资店的灯光彻夜未熄。老板对着配药记录反复核对,额头沁出冷汗:“难不成是在搭配剂量的时候疏忽了……”双方争执不下,矛盾愈演愈烈,最终,一纸诉状将纠纷推向了垦区人民法院。

  2025年5月22日,垦区人民法院的委托函抵达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时,鉴定团队的专家们眉头紧锁,他们深知,真相必然藏于这片被阴霾笼罩的棉田中。

  据了解,新疆某垦区人民法院受理的原告蔡某诉被告某农资店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为查明农资店提供的剂量配药打药行为与原告蔡某一片40亩棉花地和另一片50亩棉花地出现的大面积出苗率低、僵苗、死苗、弱苗以及灼烧药斑的情况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受垦区人民法院委托,新疆臻冠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对该委托事项进行鉴定。

  该公司收到委托后,于2025年5月29日,指派两名高级农艺师前往案涉地进行勘验及调查。

  专家团队抵达现场后,立即开启全面而细致的勘查。他们对棉花地的土壤进行多点采样,深入分析其成分和结构;仔细检查棉苗的生长状况,记录其病症表现;同时,他们还对农资店提供的剂量配药打药记录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在鉴定过程中,专家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检测设备和方法,对二甲戊灵的使用剂量进行了精确的检测和分析。经过反复的实验和严谨的数据对比,高级农艺师张怡怡指出:“超量使用二甲戊灵是导致棉花地出现大面积出苗率低、僵苗、死苗、弱苗以及灼烧药斑情况的直接原因。”二甲戊灵,本应是棉花生长过程中的“守护者”,用于防除棉花田杂草,然而,由于超量使用,却变成了残酷的“毁灭者”。它就像一把无情的利刃,斩断了棉花苗的生长希望,给蔡某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鉴定团队表示,二甲戊灵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在合理使用剂量下,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生长,对棉花苗相对安全。但是,一旦使用剂量超过棉花苗的耐受限度,就会对棉花苗产生严重的药害。超量使用的二甲戊灵会抑制棉花苗的生长,影响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导致出苗困难、生长缓慢、苗弱甚至死亡。而且,二甲戊灵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较长,会对后续棉花的生长也产生不良影响。

  这一结果不仅为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也为广大农民朋友们敲响了警钟。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不能随意超量使用。否则,不仅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还会对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鉴定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生产中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未来期待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该地区的棉花产业能够早日摆脱困境,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让那一片片洁白的棉花再次成为新疆大地的美丽风景。

专家解析:

  1、二甲戊灵,又称除草通、施田补、胺硝草等,是一种二硝基苯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广泛应用于旱田作物,如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大蒜、胡萝卜、韭菜等)及果园,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二甲戊灵主要通过抑制杂草分生组织细胞分裂,阻止幼芽和次生根生长。它不影响种子萌发,而是在杂草发芽过程中通过幼芽、茎和根吸收药剂发挥作用。双子叶植物主要在下胚轴吸收,单子叶植物则在幼芽吸收,大量使用会抑制根的生长,下胚轴肿大,次生根减少,叶片皱缩。适用作物:玉米、大豆、棉花、花生、水稻(直播田)、烟草、蔬菜(大蒜、韭菜、胡萝卜等)及果园。棉田过量使用二甲戊灵会造成棉苗根部肿大畸形,不垂直下扎,5-6月棉苗中下部棉叶叶缘发红、发卷和上翘,或瓢形叶,严重的可导致棉苗死亡。

  通过原告提供照片,其使用的二甲戊灵,棉花播种前进行田间喷施,产品包装上标明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中标明,棉花田的用药剂量为150-200毫升/亩,农资店法人给原告的配方是400毫升/亩,超过产品使用方法上标明的使用量的两倍。

  通过现场调查,两块棉花地棉花植株有死亡情况,主根肿大、畸形,不垂直向下,侧根少,部分苗主根不明显;子叶不平展、呈瓢型,子叶脆易折,颜色深,叶缘有发黄现象,真叶第2或第3或第4片叶片叶缘发黄不整齐、皱缩,与二甲戊灵造成的药害症状表现相符。

  4、正常棉花根系,主根明显、粗壮,垂直向下生长,主根周围分布大量侧根,呈放射状扩展,形成密集的网状根系,须根密集。

  5、两块地90亩棉花地主根肿大、畸形,不垂直向下,侧根少,部分苗主根不明显、部分棉苗死亡等现象是超量使用二甲戊灵导致。

编辑:杨龙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