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鲜枣之旅,邂逅自然之约-新疆红枣协会有机枣园喜迎金秋首批游客观光
中国晨报(通讯员 赵霞)金秋送爽,硕果盈枝。9月7日,新疆红枣协会400亩有机红枣采摘园在丰收的欢歌中,迎来了今年入秋的第一批游客。红彤彤的枣儿缀满枝头,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游客们穿梭于枣林之间,亲手采摘鲜枣,感受大自然馈赠的甜蜜,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鲜枣探秘之旅”。
“踏入枣园,邂逅‘甜蜜宝藏’”
走进采摘园,一股清甜的枣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400亩枣园连绵成片,枣树苍劲挺拔,颗颗红枣饱满圆润,似红宝石般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游客们挎着竹篮,穿梭在枣树间,时而伸手摘下一颗红枣放入口中,酸甜的汁液在舌尖迸发,满足的笑容在脸上绽放。“这枣儿真甜!口感脆爽,比外面超市里买的鲜枣好吃多了!”来自铁门关市的游客李女士边采摘边赞叹道。孩子们在枣林里嬉戏追逐,争相比赛谁摘的枣儿最大最红,欢声笑语回荡在枣园上空,为这片丰收的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
“有机种植,解码‘甜蜜秘诀’”
为何这里的红枣如此诱人?奥秘藏在新疆红枣协会的有机种植理念中。基地负责人沈统安热情地为游客们揭开了“甜蜜秘诀”:“我们坚持‘零污染、零添加’的有机种植,拒绝化肥农药,用农家肥滋养土地,生物防治守护枣树健康。”他指着枣树下厚厚的有机肥料介绍道,“这些肥料都是我们自己堆制的,富含营养,让枣树长得壮实,结出的果子自然香甜。”游客们围拢过来,好奇地询问着有机种植的细节。沈统安如数家珍:“春天修剪枝条,让每棵枣树都能‘呼吸’到阳光;花期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夏天智能灌溉,精准补水……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红枣的品质。”一位游客感慨道:“原来一颗小小的红枣,背后有这么多学问!今天不仅摘了枣,还学到了知识。”
“趣味活动,沉浸‘枣乡风情’”
采摘园里,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让游客们沉浸其中。在“枣王争霸赛”环节,游客们挑选出自己采摘的最大红枣参与评比,最终胜出者获得了“枣王”称号和精美礼品,现场气氛热烈。亲子家庭参与了“红枣DIY”活动,孩子们在指导下用红枣制作糖葫芦、枣糕等小点心,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此外,还有红枣展板,通过图文、实物展示红枣的种植历史、营养价值和传统加工技艺,让游客们深入了解红枣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既亲近了自然,又学到了知识,还增进了亲子感情。”带着小孙子来体验的游客邓女士说道。
“生态之美,尽享‘自然怀抱’”
漫步在有机红枣采摘园,游客们不仅能品尝鲜枣、参与活动,更能感受生态之美。枣园里,蝴蝶翩跹,鸟儿欢唱,环境宜人。不少游客驻足拍照,将这片红绿相间的美景定格在镜头中。“在城市里待久了,来这儿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质朴,心情特别舒畅。”一位年轻游客在朋友圈分享道。沈统安表示,基地在发展红枣产业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有机种植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将生态效益永远放在第一位。“我们希望前来观光的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采摘到美味的有机红枣,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产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新疆红枣协会400亩有机红枣采摘园的建造运营,不仅是丰收的见证,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发展采摘游,基地延长了红枣产业链,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沈统安介绍道:“采摘游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可以在基地务工,也可以销售自家农副产品。同时,通过游客的口碑传播,我们的红枣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线上线下均有销售。”一位村民笑着说:“以前种枣只靠卖枣挣钱,现在游客来了,我们的土鸡蛋、手工编织品也能卖出去,收入增加了不少!”
夕阳西下,枣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游客们带着满篮的红枣和美好的回忆满载而归。有机红枣采摘园用它鲜枣的甜蜜、自然的魅力、文化的底蕴,为游客们打造了一场难忘的“鲜枣探秘之旅”。未来,这里将继续以枣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让更多人感受到红枣产业带来的“甜蜜”与希望。
编辑: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