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资讯

新疆和硕“护学+普法”筑牢未成年人成长安全屏障

2025-09-19 19:31:16 来源:中国晨报 作者:--

  中国晨报(通讯员 折树艳 孜拉江·木合塔尔)为切实保障校园安全,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9月19日,新疆和硕县公安局将校园护学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以预防校园霸凌、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防范电信诈骗、守护网络安全等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护学岗前“站好岗”,守护平安上学路

  13点20分,和硕县第一小学门口已响起民警杜百平的疏导声:“家长您好,麻烦把车往路边靠一点,好让孩子安全通行!”上下学高峰期间,和硕县公安局民警辅警准时出现在各学校门口,化身“安全卫士”开展护学工作。

  “小朋友,跟着叔叔走斑马线。”辅警拜尔哈提牵着低年级学生的手,耐心引导他们过马路。民警们一边指挥交通,引导车辆有序通行,一边及时制止追逐打闹、车辆抢行等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行为,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们营造了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走进校园“讲好法”,普法知识入人心

  “有谁知道被同学故意推搡、起侮辱性绰号,算不算校园霸凌呢?”在和硕县第一小学校园内,民警叶豪元的提问刚落,学生们立刻举起手抢答。在预防校园霸凌专题讲解中,叶豪元结合真实案例问道:“如果看到同学被欺负,大家会怎么做?”学生雷铭轩回答:“我会告诉老师,还会拉着同学一起制止!”民警随即点赞:“非常棒!不仅要勇敢说‘不’,还要学会用正确方式帮助他人,保护自己。”

  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时,民警用通俗语言解读条文:“大家每天能安心上学,这是受法律保护的教育权;有人随便翻看你的日记,就是侵犯了隐私权。如果权益被侵害,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和老师。”

  电信诈骗“揭真相”,筑牢反诈防火墙

  “有没有人收到过‘恭喜你中奖,需要先交手续费’的消息?”辅警赵婵慧举着宣传册问道,学生们纷纷摇头。

  她随即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展开讲解:“高年级同学要注意,有人说‘低价卖游戏账号’,让你先转账,这都是诈骗;低年级同学如果收到陌生人说‘你爸妈让我来接你’的消息,一定要先给家长打电话确认。”

  “警察姐姐,我妈妈收到过陌生链接,点进去会怎么样?”学生冯雨萱好奇地问。赵婵慧耐心解答:“链接可能藏着病毒,会偷走手机里的银行卡信息,所以千万不能点,还要提醒家长提高警惕。”

  民警充分用好放学期间学生集中、时间充裕的有利条件,开展移动撒网式普法,分年龄挑重点为学生们讲解了常见的网络游戏诈骗、冒充熟人诈骗、虚假中奖诈骗等电信诈骗手段,通过分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心理,让学生们了解电信诈骗的“套路”,提高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能力。同时温馨提醒学生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承诺,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泄露个人和家庭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

  网络安全“划红线”,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大家平时玩游戏、刷视频时,有没有遇到过让你加群买低价皮肤,或者对你说难听的话的人?”在和硕县第一小学的宣传活动中,辅警司筱静以角色代入的方式开场,瞬间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她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模拟网络场景:“假设有人在网上说‘你长得不好看’,大家会怎么回应?”学生焦锦萱回答:“我会直接关掉对话框,不跟他吵架!”司筱静笑着说:“这是很聪明的做法,遇到网络暴力不要回应,及时告诉家长,还可以举报不良信息。”同时,还提醒学生:“上网时不要把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手机号告诉陌生人,也不要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做健康上网的小卫士。”

  和硕县公安局通过校园护学与普法宣传的有机结合,不仅为学生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坚实屏障。

编辑:杨龙

免责声明:本报/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中国晨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晨报社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中国晨报融媒体客户端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报/网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中国晨报”;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晨报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晨报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晨报

热门推荐

友情链接

中国晨报微信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664-3367 承印人、出版人:中国晨报社编辑部 许可注册证号:NO 3239849

主管:中国晨报报业集团 主办:中国晨报社新媒体中心


二维码